首页  机构简介  新闻动态  政务公开  环境规划  总量控制  污染防治  监督管理  辐射安全  环境监察  环境监测  宣传教育 
欢迎访问bte365备用网站!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公示公告
大柴旦和信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20万吨铅锌尾渣循环经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17-11-10 10:0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为了更广泛地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特将本项目有关环境影响信息进行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处理20万吨铅锌尾渣循环经济项目;

建设地点:锡铁山产业园。

建设内容及规模:总投资45554.94万元,设计年处理20万吨铅锌尾渣,采用成熟、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年生产15万吨硫酸(折100%H2SO4)、5万吨液碱(折100%NaOH)、4000吨K酸、3000吨间酸和7万吨铁黄;同时,副产高纯盐酸、液氯和硫酸铵。

二、主要环保措施及影响概述

1、硫酸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酸性炉气,经旋风、静电除尘器净化和两转两吸后,其剩余酸性炉气经除雾器处理后由吸收塔顶部烟囱排放,主要污染物SO2和硫酸雾排放浓度能够满足《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氯气处理工序产生的低浓度氯气进入废氯吸收塔,经32%二级碱液循环吸收后,未被吸收的氯化氢气体进一步用碱液在高效尾气吸收塔吸收,酸性尾气经排放口达到《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表3“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排放。K酸、间酸、铁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气,采用20%氨水二级吸收塔逆流洗涤吸收,吸收后经排放口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排放;含NH3废气采用新鲜水三级吸收塔逆流洗涤吸收,吸收后的酸性废气经排放口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排放;干燥、包装过程中产生的含尘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除尘后的含尘废气经排放口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排放。上述废气污染物排放对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微弱。

2、余热锅炉、循环冷却水系统会产生清净下水,主要成分为钙、镁等无机盐,部分送至沸腾炉烧渣冷却降温增湿,剩余部分经厂区雨水管网外排。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用于绿化、道路喷洒抑尘,不会对评价区地表水、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3、拟建项目产噪类型主要为机械性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主要噪声源有:鼓风机、循环泵、压缩机、干燥机及各类泵等,在采取优化厂区平面布局,强噪声设备尽可能集中布置,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厂区内单元噪声边界距离等措施的情况下,运营期厂界噪声能满足厂界相应噪声标准的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4、沸腾炉产生的烧渣、炉气除尘系统回收的炉灰和稀酸洗涤循环系统产生的废泥,均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部分回用于铁黄车间作为原料再利用,剩余部分送至园区固体废物堆场。炉气转化环节产生的废催化剂属危险废物(HW50),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要点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要求,选址合理,各项污染物治理措施经济合理、技术可行,能实现达标排放,因此,在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查阅简本、提出意见的形式和时间

公众可以在本公告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在网站查阅或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建设单位或报告编制单位索取环评报告书,也可直接向建设单位或报告书编制单位致函、致电反馈您的意见。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对本项目的知晓情况;公众对当地主要环境方面问题的认识;公众对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认识;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对本项目建设的其它意见和建议等。

六、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大柴旦和信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总 联系电话:13369795777;

电子邮箱:55606446@qq.com;

通讯地址:锡铁山

环评单位: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阳工 联系电话:18697167720

电子邮箱:yangxiaohky@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一号楼15A邮编:100035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日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7 www.longbi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海西州环境保护局 电话:0977-8218968

技术维护:海西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信箱:hxdzzw@haixi.gov.cn

青ICP备10200012号